竹琴最早始于道教劝善说道,曲调为“玄门调”与“南间调”。竹琴传入正安的时间不详,民国时期安场就有以赵瑞如、娄明清、解荣华、杨永和、龚纯茂、程仁杰、“烂毡帽”为主的竹琴会。除烂毡帽一人是在外地学成的外,其余人等均是在安场学的竹琴。那时,安场竹琴会又以赵瑞如、娄明清、解荣华几人的竹琴打得最好。安场竹琴曾经得到“三根半”中邬树饶先生的指点和教诲。竹琴是地地道道的听觉艺术欣赏,渔鼓和简板,既有低沉浑厚之音,也有清脆嘹亮之声,音韵能状物寓情,诉说衷肠。平缓时字正腔圆,细腻入微,让人如痴如醉;高超的艺人既能敲打出疏月淡竹的清幽,柳条迎风摇曳的婆娑,恰是轻打梨花的雨点,圆润轻柔。高潮时似有千军万马,也能演奏出长江壮阔,洞庭浩淼,军旗猎猎两军厮杀,万马齐奔的声势。不但可奏出千军万马波澜壮阔之势,亦可弹出风云雷雨悲欢离合悠悠之音,令听者激情澎湃。演奏者通过鱼鼓和简板的声音,把人们引入不同的故事、情景、场面之中,配合演唱者的说唱口条,就能入微细致表现刀枪剑戟各种兵器搏击的声音,模仿和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,刻画出剧情中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情景。今天,在安场仍有霍长伦先生每日扶琴雅度晚年,并开设培训班传承竹琴演奏艺术。
竹琴的制作:琴筒(鱼鼓)选用米筛赤竹粗细在两寸左右,长约三尺的一节米筛赤竹,去掉外层青皮,挂起来自然阴干。用麻丝一圈挨一圈紧密地将竹筒缠一遍,再刮一层瓦灰,再用细砂打磨抛光,竹筒开口成鱼背脊圆弧斜面,最后刷上土漆的竹筒光刻可照人。用篾条穿粑千的办法制作箍子,用棉布缠好后箍子大小与竹筒的外径相同。竹筒的上部敞开,下部在其一端蒙上肠皮后用箍子固定。肠皮选用猪小肠,刮掉肠衣上的脂肪,留下肠皮再用烧酒将肠皮内外洗净,肠皮内灌气晾干即可。简板选两块平直的宽约半寸,长约三尺的米筛赤竹,去掉外层青皮,在竹片的顶端取一弧形,外观很像火钳,弧形处各栓一个碰铃即成。解荣华当年自制的一支竹琴,音质特好人见人爱,在竹筒外壁刻有“用则怀之,舍则悬之”,落款为已酉加私印。